中国钟表目前的发展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地方,从产品布局、营销策划、资源整合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钟表业正在快速向前发展。上个月在深圳举办的国际钟表展则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随着注智能手表的发展,市场格局正在发生转变。
在这个历史性机遇面前,无论是传统钟表企业还是已经征战国际市场多年的国内高科技企业,都想通过把握这个机遇从中获得高成长。传统钟表企业与高科技企业都已意识到只有相互快速融合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主动。
以往,中国钟表企业都在打造和提升品牌知名度上不懈的努力着,但各企业的产品没有明显的品牌DNA,品牌诉求也不明确,市场上什么款式卖的好大家就生产什么,都在一窝蜂的照葫芦画瓢,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塑造国际化品牌的难度可想而知。
各自为营几十年,中国钟表错过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错过了塑造一流国际钟表品牌的大好时机。瑞士钟表企业则搭上了中国这辆高速发展的快车,短短十几年,瑞士品牌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绝对性的成功。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时间倒退一二十年,在瑞士钟表企业规模还远没有如今这么庞大,品牌影响力在中国还没有如此强势的时候,中国出现一位类似老海耶克一样的人物,通过资源整合和对品牌重新进行定位设计,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经过一系列努力,或许还真可以树立几个可以与外来品牌直接竞争的品牌,也不至于落到如今瑞士表一家独大的境地。
也许有人会质疑,受中国体制的束缚,上文中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的确,在当时的背景下实现上述想法有些不太现实,错过了那一波发展良机也就算了。但是,目前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已经来到我们面前——政策层面的空前支持和行业变革的出现。
在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互联网向物联网过度的时代,我们身处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行业间的整合早已开始,作为传统钟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腾飞?或许用传统钟表的思维很难实现。
中国急需一位具有高度前瞻性、胸怀伟大格局、精通商业战法、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同的中国版“海耶克”为我们在这场机遇中赢得荣耀。这个重要人物可以来自行业内,但更可能来自行业外,老海耶克在临危授命之前是从事的是哪个行业的还记得吗?
传统钟表之路远没有走到尽头。放眼世界,智能表的发展还要看中国。这两者的发展并不矛盾。能统领这一切的英雄身在何方?